1、胃下垂的严重后果
腹胀及上腹不适
患者患有疾病后,而没有及时得到治疗,导致疾病更加严重,会出现腹部有沉重感、压迫感、胀满感等,而且进食量越大,疼痛的时间就会越长,疼痛感也会更加严重。
恶心、呕吐
患者患有胃下垂后,会出现恶心、呕吐的症状,症状常常在饭后或者是活动后发作,尤其是进食过多的时候更容易出现,这个是因为,一次进入了比较多的食物,使胃壁韧带加重,从而导致疼痛出现,随之出现呕吐、恶心等。
神经精神症状
由于胃下垂多种症状的长期困扰,导致患者的精神负担过重,因此产生,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。
2、胃下垂是怎么引起的
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造成胃下垂。比如经常空腹,暴饮暴食等都会出现胃下垂的现象,并且患此病会让患者非常的痛苦。
悬吊、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,使胃整个位置降低、胃蠕动减弱。
妇女生产后,腹压突然下降,或瘦长体型、慢性消耗性疾病,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,容易患此病。
3、胃下垂患者怎么调养
适当锻炼可以帮助矫治胃下垂。太极拳、体操、散步等运动强度适中、简单易行,可以增强胃下垂患者的体质。患者也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腹肌练习,增强腹部肌肉力量,增强胃及其韧带的张力,从而达到矫治目的。
饭后不宜久站和剧烈跳动,较重者可半平卧半小时。每天仰卧起坐锻炼3次,每次10分钟。由于患者多数体质虚弱,治疗要从改善身体素质着手。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运动量由小到大。
避免暴饮暴食。选用食品应富营养、易消化,高能量、高蛋白、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,以增加腹部脂肪积累。严重者可减少食量,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担。
1、消化不良。由于患者消化不良,有时吃一、两口就不吃了,造成身体日渐消瘦。
2、机体抵抗力下降。由于营养供应不足,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,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免疫功能下降,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3、腹痛、腹胀、腹部不适。患者常常会有腹部不适感,有时有疼痛感、涨满感、沉重感等等。
4、恶心、呕吐。在患者吃饭后,常常有恶心的感觉,甚至发生呕吐,尤其才进食较多的情况下。
1、生姜10~15片、大葱白3~5根、肉桂3克、胡椒粉3克、黄芪30克、党参15克、猪肚一个、盐3克。将生姜洗净,切片;猪肚洗净切丝;然后一起放入锅中,加适量的水,以武火烧开,再用微火熬炖30~50分钟,待猪肚熟烂后加入食盐即可。每日食用1~2次,每次吃猪肚,喝汤。
2、红参12g,黄芪30g,母鸡肉500g。将上3味共放入瓷碗内,加水适量,食盐少许,隔水炖2小时。分早晚2次,喝汤吃鸡肉,每周服1剂,连服5至6剂,有显着疗效。
3、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,再加一碗水烧开、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,一日二次,连用7天可根治。
4、猪脾粥
将党参15克、桔红6克洗屈,水煎取汁。再取粳米100克,洗净,猪脾1具,洗净切片后,共入药汁中,再加入生姜、葱白、清水各适量,煨炖至猪脾熟时即右。每日1次,空腹服食。用治胃下垂,症见脘腹胀满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倦怠消瘦。
1、胃溃疡的中医疗法
1.1、饮食停滞型:沉香化滞丸等。
1.2、寒凝停滞型:胃气痛片等。
1.3、肝胃不和型:健胃片等。
1.4、肝胃郁热型:胃益胶囊等。
1.5、脾胃虚寒型:健脾丸等。
1.6、胃络瘀血型:元胡止痛片等。
1.7、胃阴亏虚型:玉竹冲剂等。
2、治疗胃溃疡的疗法
2.1、茶疗
中医方面治疗胃溃疡,常见的方法有两种,分别是茶疗以及食疗。事实上,中医并不是仅仅只有服用中药这种方法,日常的一些饮食搭配也是其中的一种,只有从身体的内部以及外部一起调养,身体才能够更加的健康。中医茶疗方法主要就是针对胃病的一种治疗方法,比较有效以及常见的就是汉方养胃茶了。
2.2、食疗
想要治疗胃溃疡,那么日常的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,应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、饮食习惯。日常需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新鲜蔬菜以及水果,避免服用一些辛辣的食物,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肠胃,对于胃溃疡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。除此之外,还需要做好戒烟戒酒以及少吃多餐等等饮食原则。
3、胃溃疡症状
3.1、疼痛性质的改变
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。胃溃疡为饱餐痛,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,至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。
胃溃疡疼痛如果发生在胃幽门部,且疼痛有节律性。
3.2、无法解释的黑便
一般吃了大量的猪、羊、鸡等动物的血后会有黑便,还可能是使用某种药物。
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,或者化验大便持续有血,需特别注意,应进一步查清。
3.3、明显消瘦
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,短期内有食欲减退、厌肉食、恶心、呕吐、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、营养状态不佳、明显消瘦、疲乏无力等症状,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。
3.4、出现固定的包块
一部分胃溃疡病人在其心窝部可摸到包块、质硬、表面不光滑,而且包块迅速增大,按压疼痛。随包块的增大,呕吐也随之加重。
1、槟榔饮
原料:槟榔10克,炒莱菔子10克,桔皮1块,白糖少许。
制法:将槟榔捣碎,桔皮洗净。槟榔、桔皮、莱菔子放入锅内,加清水适量,用武火烧沸后,转用文火煮30分钟,去渣留汁,加白糖搅匀即成。
服法:代茶饮。
2、苗岭舒胃方
原料:鸡矢藤,海螵蛸,三七,三步跳等。
用法:取本方水煎服,一日一付,一付分3次服用,每次一碗(150~200ml)。
说明:苗岭舒胃方——温通补中,疏肝益脾,养胃和胃,有效治疗胃溃疡。
3、彝族偏方
原料:韭菜白300克、鲜蜂蜜250克、鲜猪油200克。
用法:将前一味药烤干研粉,后两味拌匀成蜜油。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,每日3次,连用1~3周。
平时的食物本身要容易消化
清淡的、不油腻的、纤维素少的、软一点的。如水果、青菜、豆腐、绿豆粥、鲜奶、馒头、各类蛋、等等。
注重平时营养的补充
在保证身体足够热量摄入的同时,减少胃的工作量。
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,保证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充足,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。
如瘦肉、鸡、鱼、肝肾等内脏以及绿叶蔬菜、番茄、茄子、红枣等。
1、胃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
麦芽糖两匙,开水化服,治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,有缓解胃痛之效。
牛奶、羊奶各125毫升,混合煮沸,每天早晨空腹服一次。
治胃溃疡病:番茄汁150毫升,土豆汁150毫升,混合服下,早晚各1次。
三七藕汁蒸鸡蛋:鸡蛋一个打匀,加入鲜藕汁30毫升和三七粉3克,加少许白糖调味蒸熟食用。有止血,止痛,散瘀作用。适用于胃溃疡出血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,肺结核咯血等症。
以鲜马铃薯600克洗净去皮打汁去渣,将汁液以文火熬至粘稠时,加入1200毫升蜂蜜,再煎熬至更粘稠后冷却,以广口瓶装放入冰箱储存,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,效用非常可靠。
干荷叶,烧焙存性研细末,每服1克,每日一次,连续数日。
治胃溃疡出血:海螵蛸100克,白芨100克,共研细末,每次 5克,温开水送服或冲服,每日3--4次。
2、胃溃疡患者的注意事项
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、古老的疾病,有10%的人患过,其中以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。溃疡愈合后仍有近1/4的人在一年后复发,其原因很多,部分可能是不良饮食习惯所致。有些患者以为吃些细软的食物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,从而减少溃疡的复发,所以长期以稀粥、面条为主食,就是菜也必定煮得烂烂的再吃,经常喝些牛奶、豆浆来保护胃黏膜,并且再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。而这些观念和饮食习惯,可能对溃疡的治愈适得其反。
3、胃溃疡的饮食原则
细嚼慢咽、规律饮食、少吃零食,以防止胃肠正常消化活动紊乱。
饮食要注意营养,不用规定特殊食谱。小麦、玉米、杂粮等对胃黏膜有营养作用,应该多食用。面片、玉米粥、豆浆、蛋类、肉类、菠菜、小白菜、油菜等食物容易消化,且中和胃酸的能力强,对胃黏膜没有机械性刺激,也宜于食用。
尽量少吃过酸、过甜、过于辛辣的食物,不饮浓茶和咖啡。尽可能不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,必须使用时,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饮食不宜过饱,以免胃窦部扩张,使胃泌素分泌增加,胃酸分泌增加。
饮食:食物对胃粘膜可产生物理的或化学性的损害。据文献报道,在日本有一种泡菜能引起严重的胃窦炎,可能是胃溃疡的一个致病因素。酒精在胃溃疡病因上有无作用至今尚无定论,但多数人认为酒癖者易患胃溃疡。此外,营养不良、暴饮、暴食都可诱发胃溃疡。
遗传:在胃溃疡中,尤其是男性的亲属中,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,有时可见到一些家族中的几代人都有胃溃疡,分居两地的双生子同患胃溃疡的事例也偶有发现,揭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。
情绪: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、沮丧等情绪,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,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,对胃溃疡的发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的影响。
吸烟:吸烟作为胃溃疡形成的一个条件和使已有的胃溃疡加重,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。
地理环境和气候、季节的变化:胃溃疡的发病率具有显着的地理环境差异,胃溃疡的发生率比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高。气候、季节的变化也与胃溃疡的发病明显相关,它好发于秋末春初。
胃溃疡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疾病,它并不会像感冒,或者是其他突发性疾病一样有着明显症状,有一些胃溃疡会隐藏在身体内部几年,甚至是十几年,才会有感觉。当你察觉的时候,起初只是一般的肚子痛,但是不同人群的疼痛方式不同,有的会感觉肚子里面就像是大火再烧一样。有的会感觉肚子里面只是零散的疼痛,还有的疼痛难忍,就像刀割一样,这个就能反映出胃溃疡的程度了。
通常,胃溃疡不会连续性发作,每天只是发作几次而已,但是每一次都会伴有疼痛。时间没有固定性,有可能一天一次,有可能一天好几次,主要与个人的活动量有关,或者是食物。有的时候,在患有胃溃疡期间,过度高兴,或者是过度悲伤,也会引发这种疾病。
一些换季季节,或者是加班时间,要注意身体的疲劳程度,有很多对于饮食没有规律的朋友,最容易引发这种胃溃疡现象。不过在饭前是不会出现疼痛的,通常都是饭后疼痛,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出现,经过一段时间,情况就会缓解。
声明:养生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
本文标题:胃下垂的严重后果